十五沒過都是年,這是中華民族千年留下來的傳統文化。但在航天重工,這種傳統文化卻沒有得到很好的“傳承和發揚”。
大年過后的第一天,航天重工干部職工便放下了滿身的年味,以“開局就是沖刺、起步就要結果”的姿態,全身心投入到新年的生產任務中。
大年初七,副總設計師何適再次帶著研發團隊抵達黑岱溝礦區,對剩下的129臺礦車進行無人駕駛改造,希望通過研發團隊的集智攻關,讓車輛“每小時40千米,達到業內最高水平”的標簽成為過去,在最短的時間內迎來“世界之最”。
也是大年初七,智慧礦山事業部10余人前往內蒙古自治區準格爾旗,開展準能無人駕駛項目工作,技術組與準能集團各單位開展深入交流,收集客戶需求,進行文檔撰寫;現場組成員克服疫情防控及低溫嚴寒天氣等困難,完成無人駕駛系統裝調及運維保障。
其實,早在大年初三,在全國人民還沉浸在新年快樂的氛圍中,航天重工就開啟了上班模式。就是當天,總裝車間陳孝龍主任帶領部分職工遠赴“前方”礦區,為復裝新車輛交付保駕護航,總經理凡明喜為他們送行,并祝他們一路順風、馬到成功。
而“后方”的干部職工也是從當天開始,在新年新任務開創新局面的“戰斗”中,堅守崗位精細操作,為“前方”輸送精良的“槍支彈藥”,盡最大的努力減輕礦區保障隊員的壓力。
大年初五,安全生產管理員曹玉軍專程從武漢來到公司,一雙警惕的眼睛在車間里來回的穿梭,還時不時走到生產工人跟前,對他們提醒著什么。而對一些不符合安全生產的人和事,他毫不留情地提出了批評與指正。
也是在長假期間,為了不耽誤用戶早日用上新車輛,航天重工副總經理薛世斌前往大連,對363噸無人駕駛礦用車減速機裝配試驗與配套廠家進行協調。因為該廠家的配套進度,關系到公司礦區無人駕駛車輛總裝交付驗收的進度。
到了大年初七,帶著滿身的喜慶和年味,航天重工領導班子帶著年后的第一聲問候和祝福,走進了車間走進了科室,當他們看到每個崗位都干得熱火朝天時,臉上都露出了滿意的笑容?;蛟S,這就是公司領導希望看到的結果;或許,這也是每個干部職工應該具有的姿態。
大年十一上午,隨著年味的淡淡遠離,航天重工分別召開了2022年1月份講評會和2022年安全工作會。一個會議繼續為新年明確新目標、指明新方向,一個會議要求領導干部、各個崗位,為全年生產任務撐起安全保護傘。
大年十五,在“前方”,準能集團黑岱溝礦區仍是遍地積雪,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新交付車輛復裝的進程。為了使拉減速機和七號車零部件的貨車盡快進場,開展車輛復裝,陳孝龍帶領保障隊員迎著風雪冒著嚴寒清理路面。而在“后方”,干部職工同樣按部就班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,以“功成不必在我、功成必定有我”的斗志,書寫著各自新年的傳奇。
至此,在傳統佳節已經進入尾聲的時候,航天重工干部職工以“挑戰新目標、迎接二十大”的豪情,策馬揚鞭前行在“起步就是沖刺、開局就要結果”的征途上,為全面完成年度任務邁出了堅實的步伐。(應福根圖文)

駐準能集團黑岱溝保障隊員清理積雪路面(照片冷磊提供)

駐神東礦區保障隊員維修保養車輛(照片沈鋒提供)

駐黃玉川礦區保障隊員維修保養車輛(照片劉玉武提供)

363噸無人駕駛礦用車整裝待發(照片冷磊提供)




|